工商時報/工商經營報/鮮活職場/D2960307


撰文/許書揚


 


去年大前研一先生以其20年的觀察,針對中產階級消失的現象,出版「M型社會」一書,震撼日本及亞洲各國家。對照至台灣的社會現狀,令人詫異的是,一直以來代表著台灣富裕及安定的中產階級,正快速消失中,大部分都向下沉淪為下流階層。M型社會的來臨及全球化的趨勢,使得中階人力加速被取代,全新的人才趨勢成形,未來將發展為兩極之分野,若不能販賣知識就只能販賣勞力。


 


在中階工作機會愈來愈少之下,職場朋友若不能擠身上流社會,就只能向下沉淪為下流社會的一員。而該如何順應時局,成為未來需要的M型人才,就為當務之急。


 


時時觀察環境變化


 


以科技產業而言,其發展瞬息萬變難以令人預測,產品、技術分分秒秒的推陳出新,誰也無法保證今日的明星產業,明日不會慘遭淘汰。因此科技從業人員在專注本業時,更應隨時觀察周圍環境演變,看看自己身處的產業及市場發生什麼改變,自我的專業是否符合未來時勢所需,以寬廣的觀察角度,擬定自我職場規畫,及早準備先行布局,才可因應變幻莫測的時局。


 


研發行銷無可取代


 


台商企業在過去最擅長的是OEM及ODM,作國際知名品牌的幕後英雄,可是一旦其製程及技術純熟後,就會被大量複製及生產,毫無價值可言。唯有和創意息息相關之研發及行銷能力是無可取代的,能夠將創意運用在行銷及研發上,就無須擔心在科技產業被淘汰。在M型社會擁有創意相關的能力,也可進一步運用創意來行銷自我,讓自己的價值被看見。


 


擴大人脈圈


 


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中心曾經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:一個人所賺得的錢,12.5%來自知識,87.5%則是來自於關係。因此在M型社會,若能持續不斷擴大自己的人脈觸角,讓自己能夠廣納各方訊息,透過豐沛的人脈網絡,便可擁有更多發展機會,條條大路皆可通往羅馬。建立自我品牌,提高在職場上的辨識度,將更有助於職場順遂。


 


培養國際觀


 


台商企業向來較為「人治」,缺乏一套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及管理制度,老闆對於具備國際級管理能力之人才亦不甚重視。使得台灣人才缺乏國際觀及較為封閉,這也是台灣各個產業在面臨全球化衝擊所遭遇的共同問題。高階經理人應多任用不同國籍之人才,包括東南亞、歐美各國等人才,除了可為組織注入新血及帶來力量外,也可藉此學習國際級人才的視野及專業。


 


不斷學習


 


M型社會另外一個特點,即是由少數人將絕大多數工作機會占據,因此若能藉由多元跨領域的學習,像是參與各種研討會,加入專業的社群團體,修習EMBA之學位等,不斷地充實自己,使自己擁有全方位的跨界十八般武藝,才可相對降低被淘汰之機率,進而立於不敗之地。



 


 

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魯版主-國營事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